★ 汇总推荐:中级农业考点汇总 ★
中级农业第八章考点
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
项目 |
代码 | 数量 | 项目 | 代码 |
数量 |
一、基层组织
1、汇总乡镇数(个) 2、汇总村数(个) 1)村集体经济组织数 2)村委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数 3、汇总村民小组数(个) 二、农户及人口情况 1、汇总农户数(万户) 1)纯农户 2)农业兼业户 3)非农业兼业户 4)非农户 2、汇总人口数(万人) 三、汇总劳动力数(万人) 1、从事家庭经营 其中:从事第一产业 2、外出务工劳动力 其中: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 (1)乡外县内 (2)县外省内 (3)省外 |
四、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
1、耕地 2、园地 3、林地 4、草原 5、养殖水面 6、其他 五、农户经营耕地规模 1、经营耕地10亩以下 2、10-30亩 3、30-50亩 4、50-100亩 5、100-200亩 6、200亩以上
|
(万亩)
(万户)含下不含上 |
(3)村集体经济组织数
(4)村委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数
(5)汇总村民小组数
(6)组集体经济组织数
(7)汇总农户数:指户口在农村的常住户。不包括:在乡村地区内的国家所有的机关、团体、学校、企业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。
(8)纯农户
(9)农业兼业户
(10)非农业兼并业户
(11)非农户
分类 |
是否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 | 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纯收入 |
纯农户 | 第一产业劳动为主 |
80%以上 |
农业兼业户 |
既有从事第一产业劳动,也有从事非农产业劳动,但以第一产业为主 | 50%≤第一产业占比<80% |
非农业兼并业户 | 既有从事第一产业劳动,也有从事非农产业劳动,但以非农业为主 |
20%≤第一产业占比<50% |
非农户 |
非农产业劳动为主 |
20%以下 |
(12)汇总人口数:指汇总农户中户口在农村的常住人口数。
(13)汇总劳动力数:指汇总的整劳动力数(男18-50周岁、女18-45周岁)和半劳动力数(男16-17 51-60周岁、女16-17 46-55周岁)的人口总数。同时具有劳动能力的人。虽在劳动年龄之内,但已丧失劳动能力的人,不应算为劳动力;超过劳动年龄,但能经常参加劳动,计入半劳动力数内。
整劳动力数 |
男子:18-50周岁
女子:18-45周岁 |
半劳动力数 |
男子:16-17周岁、51-60周岁
女子:16-17周岁、46-55周岁 超过劳动年龄,但能经常参加劳动 |
(14)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:指年内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本乡镇内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。包括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数。
家庭经营: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,完全或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自己的劳动,凭借自有或与他人合有以及承包集体的生产资料(主要是土地等)直接组织生产和经营。包括:农户自营、承包经营、个体工商户、农村私营企业经营。不包括以农户或个人名义承包集体企业的不属于家庭经营范围。
(15)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数
(16)外出务工劳动力:指年度内离开本乡镇到外地从业,全年累计达3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。
(17)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:指在外出劳动力中,全年累计在外劳动时间超过6个月的劳动力数量。
(18)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: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面积,即农林牧渔用地面积。包括耕地面积、园地面积、草地面积、林地面积、水面(面积)、其他(农用地面积)。
(19)耕地(面积):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的田地。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、休闲地、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。
(20)园地:指成片种植果树、桑树、茶树的土地。
(21)草地: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,植被覆盖度在5%以上的草原、草坡、草山等面积。
(2)每个劳动力创造的总(净)收入=总(净)收入/汇总劳动力数
(3)外出务工农民所占比重=外出务工劳动力数/汇总劳动力总数
(4)某类型农用地比重=该类型农用地面积/农用地总面积